颈部淋巴结炎

颈部淋巴结炎在婴幼儿极为常见,多发生于冬春季节。

病因

婴幼儿淋巴组织丰富,而淋巴结发育不成熟,结缔组织少,淋巴小叶分隔不清,淋巴滤泡尚未形成,背膜也较薄,故轻微的感染就容易引起淋巴结化脓或炎症扩散。

急性淋巴结炎多数由于局部的急性感染经过淋巴管而到相应的淋巴结。

如扁桃腺炎、龋齿可引起颌下淋巴结炎;

门齿及舌下感染,可引起颏下淋巴结炎;

外耳道炎可引起耳前后淋巴结炎;

头皮的感染可引起枕后或耳后淋巴结炎;

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脓毒血症、霍病也可引起全身淋巴结肿大。

其中以颌下淋巴结炎最为常见,也较严重,也容易形成颈部蜂窝织炎,并易向颈深部或纵膈等处淋巴结蔓延。引起咽部附近或纵膈感染,造成咽后或纵膈脓肿。

有时猩红热后亦常使颈深部淋巴结发炎。其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多见。

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是由于慢性病灶未能去除上呼吸道的反复感染,或继于急性感染之后引起的,其致病菌以链球菌多见。

病理

主要表现淋巴结及淋巴结周围的炎症变化。

淋巴结可见浸润、肿大、中心部变质及化脓,背膜浸润增厚,化脓的淋巴结破溃时,脓液可流入皮下形成葫芦形脓肿,还可再破于体外。

淋巴结的周围组织亦有浸润、渗出,年龄越小反应也越重,也越易形成广泛蜂窝织炎,可蔓延成口底炎、喉炎、纵膈炎,甚至于脓胸或败血症。

常因大量毒素吸收,引起严重全身反应。

慢性淋巴结炎主要表现淋巴结组织及纤维组织增生,偶也因急性发作而呈化脓性炎症变化。

临床表现

典型的淋巴结炎多见于2~3岁的小儿。初期,病变处淋巴结突然增大,有压痛,能活动。数日内周围组织稍有肿胀,皮肤发红、硬,以后中心部逐渐软化,而有波动。1~2周内自溃或切开而出脓,于2~4周痊愈。有的可始终保持局限。婴儿却可引起颈部蜂窝织炎,使红肿范围扩大,而病变的淋巴结不易触清。甚至有时可波及对侧或口底。全身中毒反应严重时,出现呼吸困难、惊厥和昏迷。化验室检查有白细胞增高,及多形核左移表现。

病情变化常因年龄、致病菌、机体抗力和部位而异。

婴儿期的淋巴结炎易于扩散,或导致败血症;

链球菌的咽部感染,除病变显著外,还易蔓延为颌下蜂窝织炎;

颈深部淋巴结炎,可向咽侧壁发展为咽侧壁或咽后壁脓肿,影响吞咽及呼吸;

颏下淋巴结炎可蔓延为口底蜂窝织炎及喉炎,出现呼吸困难。

有些抵抗力低下的病儿,全身中毒症状出现早而重,局部的红肿并不明显,经穿刺却可抽出脓汁。

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多发生于较大儿童。平时局部有黄豆或蚕豆大的单个或多个淋巴结,能活动,质稍硬而无压痛。发作时,其中的某个或数个淋巴结可突然肿大、疼痛,周围组织也红肿发硬。此种变化可延续2~3周很少化脓破溃。当急性发作时,随局部反应的加重也有全身反应,如发热等。但这些局部或全身的急性症状,可在数日内消退,而肿大的淋巴结及周围红肿尚需持续数周,少数也可在短期内化脓破溃。常也可因慢性病灶的反复感染而反复发作。

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红肿、触痛、波动感

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肿大、质稍硬、无压痛、可活动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易于诊断,但尚需与某些疾病鉴别,以免误诊。

甲状舌骨囊肿,继发感染应与颏下淋巴结炎鉴别,前者不仅有先天存在的病史,位于颏正中线,且可随吞咽伸舌而上下活动。

腮腺囊肿感染与颌下淋巴结炎鉴别,是靠先天存在的病史,位于胸锁乳突肌的前沿,穿刺有胆固醇结晶等,以助判定。

耳下区淋巴结炎需与腮腺炎鉴别,腮腺炎对颊部的腮腺导管开口处肿胀,腮腺处有压痛。

结核性淋巴结炎与慢性非特异性淋巴结炎鉴别较为困难,但依靠病史,穿刺培养与结核菌素试验等有助于诊断,如仍不能鉴别时,也可先按非特异性感染做试验性治疗观察。

川崎病需与颈深部淋巴结炎鉴别,说到这里,要介绍一下川崎病这个病。

川崎病

儿童期最常见的一种急性自限性血管炎;

好发于婴幼儿,可见于学龄儿童;

可表现出发热、结膜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

早期免疫球蛋白治疗可降低冠脉病变发生率。

定义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全身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该病最早由日本川崎富作医师在年报道,故又称川崎病。

常见于婴幼儿,亦见于学龄儿童,男多于女。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结膜充血、唇红、口唇皲裂、杨梅舌、皮疹、掌跖红斑、手足硬肿、甲周膜状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等。

本病呈自限性病程,多数预后良好,但有少部分患者可有冠状动脉病变等后遗症,是引起儿童后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居多,并有一定的区域爆发流行迹象。

病因

尚未明确,可能相关因素有感染、免疫因素、遗传因素等。

汞中毒、尘螨等环境因素可能诱发川崎病。

症状

发热:持续5天以上的高热,一般在39℃~40℃;

结膜炎:双眼球结膜充血,非渗出性、非化脓性结膜炎,起病3~4天出现,呈一过性;

黏膜炎:口唇红、干燥、皲裂,杨梅舌,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

皮疹:起病2~3天出现,多形性皮疹,无水泡或结痂,会阴部出现皮疹是川崎病特征性改变;

肢端变化:手足背部硬性水肿,掌跖红斑,恢复期甲床皮肤移行处有膜样脱皮;

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侧或双侧,表面不红,无化脓,无痛性;

心血管系统表现:心脏和冠状动脉受累主要在1~6周,最常见是冠状动脉瘤及狭窄,也可由心肌梗死发生。

伴随症状:

奔马律、心音低钝,以及与发热程度不成比例的心动过速;

关节痛、关节炎,常累及较大关节,多为自限性且不留畸形;

腹痛、腹泻、呕吐、咳嗽等。

诊断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最重要)。

标准:由于川崎病没有特异性实验手段,目前通常采用美国心脏病协会的诊断标准。为发热持续5天以上,且符合下述4项或全部:

1.四肢末梢变化;2.多形性皮疹;3.双眼球结膜一过性充血;4.口腔黏膜改变;5.颈部淋巴结非化脓性肿大。

需注意,如发热未达5天,但其他标准已符合,要高度怀疑川崎病;如5项临床表现中不足4项,但超声心动图有冠状动脉损害,也可诊断。

治疗

1.阿司匹林抗炎及抗凝;

2.静脉用丙种球蛋白;

3.针对静注免疫球蛋白无效或存在耐药性患儿可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4.其他治疗:液体支持、纠正心律失常,手术等。

预后

川崎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复发率大约1%~3%,并且可以多次复发。

部分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扩张、文献报道15%~25%川崎病患儿发生冠状动脉瘤,同时伴有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心率失常等,病情迁延不愈,治疗时间长,影响患儿健康。

冠状动脉扩张和中小冠状动脉瘤经过有效治疗,可以在病后2年左右消失,但常遗留管壁增厚和弹性减弱等功能异常。

大动脉瘤不易完全消失,必要时手术。

宣教

病因不明,无有效预防手段;

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患儿,11个月内应避免接种麻疹、腮腺炎、风疹、水痘疫苗等活病毒疫苗;

除非患儿有明显不适感或有血栓形成高风险,否则不应强制限制患儿活动;

家长要作好口腔、皮肤护理,防止患儿撕裂干皮、搔抓等,避免引起出血或增加感染风险。

为什么要这么详细介绍川崎病呢,这跟我最近收治的一个病人有关,患儿约9个月,因“发现右侧颈部肿块”2天入院,初步考虑是颈部淋巴结炎,入院后治疗1周,每天都高热39℃左右,怀疑川崎病,请儿科会诊,排除了川崎病,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在外科与儿科之间转来转去,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家长的焦急和对治疗的质疑,之前我们介绍的颈部淋巴结炎病史常在2~4周之间,化脓期约在病史1~2周,特别是颈深部淋巴结炎,因为炎症较深,即使化脓,表面皮肤也可能没有表现为红肿,如果脓肿范围不大,也不一定能穿刺抽出脓液,再者因脓肿位于颈部,手术有一定风险,故多数需等待,待其脓肿距皮较近时切开比较安全,期间加强抗感染即可。

治疗

急性淋巴结炎治疗,早期采用非手术疗法一般均能治愈。

全身应用有效抗生素;局部理疗;穿刺有脓者需切开引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也可配合使用激素治疗,并少量输血和血浆。

有呼吸困难及时吸氧,或少量应用镇静剂。

有呼吸道梗阻者应行气管切开术。

慢性淋巴结炎,应检查有无龋齿、口腔炎、扁桃腺炎等慢性病灶,往往可随慢性病灶的治愈而获得痊愈。当有急性发作时可按急性炎症处理。

本文来源:儿外科频道

本文作者:灰灰医生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实用小儿外科学、百度健康医典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欢迎转发转发时请注明出处

END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站地址  http://www.tonbm.com//kcyhl/99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